達州民營公交姓“公”之后 將發生的變化與你息息相關
發布:冰峰 2016-09-07 11:11:29 閱讀:2345次
7月29日晚上,最后一批次民營公交車駛入市公交公司調控中心,至此,達城33條公交線路共328輛公交車全部由國營企業市公交公司經營管理。這場聲勢浩大的公交經營體制改革之后,又會怎樣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改革的前奏
早在2013年,市政府就出臺了《關于加快主城區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實施意見》,目的是逐步形成安全有序、方便舒適、快捷高效、質優價廉的公交經營體系。但現實的情況是,為更好滿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行業主管部門擬對個別線路進行適當調整時卻受到多重阻礙,以至于城區的部分主要干道公交線路重疊,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一時難以落實。
據了解,以前的民營公交特許經營權多數是政府以許可或招投標的形式授予公交客運企業的,車輛經營期限一般都為6年時間。彼時,民營公交形成公司化經營、承包經營和合資合作經營三種經營模式。但隨后,屬于掛靠經營的車輛,開始出現私下炒賣、轉讓經營權的現象,繼而出現車輛臟、亂、差等服務質量問題,加上城市公交公益惠民政策很難落實,市民意見頗大。
成功的移交
今年7月初,面臨即將進行的公交體制改革,市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對相關工作提前進行了研判,周密安排部署,工作任務落實到各部門和各責任人,市公交公司制定了周密的籌備方案,還對接收車輛的相關流程提前進行了演練。
這場以提高公交營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主要任務的主城區公交經營體制改革開始實施,從7月22日起,民營公交企業的車輛開始陸續移交市公交公司,8天時間,主城區168輛民營公交車輛全部平穩移交。
按照此次改革的獎懲措施,對7月31日之前交車的經營者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原民營公交企業的從業人員,凡符合法定用工條件的本著雙方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由市公交公司依法優先招聘錄用并簽訂勞動合同。
未來的改變
那么改革之后,對人們的生活會帶來什么影響?據市公交公司總經理余永立介紹,當前達州主城區的公交線路直線系數低、繞行較多、個別線路過長、運力重疊的現象較為突出,比如在達城文家梁路段,駛經的公交線路就有10多條,這也給城區道路通行造成了壓力。針對存在的問題,公司結合改革后的運行狀況,并結合我市城區實際情況著手進行調研。
“下一步,我們將對城市公交線網布局進行優化調整,與運行線路對應的公交車型也將同步調整。”余永立說,今后公司將切實增強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營運,逐步加大車容車貌和車內衛生等的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一城一交”改革的實現,達城公交客運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余永立告訴記者,公交行業也要樹立“互聯網+”思維,著力建設智慧公交,逐步推進公交“一卡通”和手機APP(掌上公交)建設,建立手機支付功能,增強公交的科技含量,吸引更多的人群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屆時市民持有公交卡,既可以在達州刷卡坐公交,也可以在北京、成都等聯網城市刷卡坐公交;既可以用于公交出行,也可以用來購物消費;市民出行不帶錢包、公交卡,也可以刷手機支付票款;另市民在候車時就可通過手機查詢公交線路以及公交車實時行駛狀況,車輛何時到達站臺、何時收發班等信息一目了然,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
08-20
05-10
04-03
04-03
03-31
03-27
03-22